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招生报名

  招生报名    高考.会考  
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
2009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理科综合
作者:沙城高级中学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9518 更新时间:2009-04-27 09:06:03

2009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理科综合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和必要的区分度以及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答卷方式:
闭卷、笔试
二、考试时间:
150分钟,试卷满分300分。
三、科目分值:
  物理120分、化学100分、生物80分。各学科试题只涉及本学科内容,不跨学科综合。
  四、题型:
  试卷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非选择题一般包括填空、实验、作图、计算、简答等题型。
  五、理科综合试卷结构:
  (一)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Ⅱ卷。
  第I卷为物理、化学、生物三个科目的必考题,题型为选择题,共21题,每题6分,共计126分。其中,物理8道题(包括4道单项选择和4道多向选择题)。
  第II卷为物理、化学、生物三个科目的必考题。
  (二)组卷:试卷按题型、内容和难度进行排列,选择题在前,非选择题在后,同一题型中同一学科的试题相对集中,同一学科中不同试题尽量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
Ⅲ 各学科考试能力要求、内容
物理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试大纲(理科·课程标准实验版)》和《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物理),结合浙江省教学实际,确定高考理工类物理科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包括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
  高考物理试题着重考查考生的知识、能力和科学素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意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注意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以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新生,并有利于激发考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增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考试的能力要求
  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并把对能力的考查放在首要位置。通过考查知识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但不把某些知识与某种能力简单地对应起来。
  高考物理科要考查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解能力: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能够清楚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达);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二)推理能力: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
  (三)分析综合能力:能够独立地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必要时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分析。
  (五)实验与探究能力:能独立地完成表1中所列的实验、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包括简单的设计性实验。
  这五个方面的能力要求不是孤立的,着重对某一种能力进行考查的同时,在不同程度上也考查了与之相关的能力。同时,在应用某种能力处理或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因而高考对考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考查渗透在以上各自能力的考查中。
  二、考试内容与要求
  考查内容为物理1、物理2、3-1、3-2、3-4和3-5等六个模块的内容,具体考试范围与内容要求如表1所示。
  对各部分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表1中用数字I、II标出。I、II的含义如下:
  I.对所列知识要知道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与课程标准中的“了解” 和“认识”相当 。
II.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运用。与课程标准中的“理解”和“应用”相当。
对表1中各知识点的考查均不超过《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物理)中所规定的教学要求。
表1 考查内容范围及要求
模块物理1
主题
内容
要求
说明
质点的直线运动
参考系、质点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图象
相互作用与牛顿运动定律
滑动摩擦、静摩擦、动摩擦因数
I
包括共点力的平衡。
形变、弹性、胡克定律
I
矢量和标量
I
力的合成和分解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超重和失重
I
模块物理2
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斜抛运动只作定性分析
抛体运动
匀速圆周运动、角速度、线速度、向心加速度
I
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离心现象
I
机械能
功和功率
 
动能和动能定理
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
功能关系、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万有引力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环绕速度
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
I
模块3—1
电场
物质的电结构,电荷守恒
I
 
静电现象
I
点电荷
I
库仑定律
静电场
I
电场强度、点电荷的场强
电场线
I
电势能、电势
I
电势差
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I
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
示波管
I
常见电容器
I
电容器的电压、电荷量和电容的关系
I
电路
欧姆定律
 
电阻定律
I
电阻的串联、并联
I
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I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I
电功率、焦耳定律
I
磁场
 
 
磁场、磁感应强度、磁感线
I
 
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周围磁场的方向
I
安培力、安培力的方向
I
匀强磁场中的安培力
洛仑兹力、洛仑兹力的方向
I
 
洛仑兹力公式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质谱仪和回旋加速器
I
模块3—2
电磁感应
电磁感应现象
I
 
磁通量
I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楞次定律
自感、涡流
I
交变电流
交变电流、交变电流的图像
I
 
正弦交变电流的函数表达式、峰值和有效值
I
理想变压器
I
远距离输电
I
模块3—4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
简谐运动
I
 
简谐运动的公式和图像
单摆、周期公式
I
受迫振动和共振
I
机械波
I
横波和纵波
I
横波的图像
波速、波长和频率(周期)的关系
波的干涉和衍射现象
I
光的折射
 
折射率
I
全反射、光导纤维
I
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
I
模块3—5
碰撞与动量守恒
碰撞与动量守恒
只限于碰撞中动量守恒定律实验
原子结构
氢原子光谱
I
 
氢原子的能级结构、能级公式
I
原子核
原子核的组成、放射性、原子核的衰变、半衰期
I
 
放射性同位素
I
核力、核反应方程
I
结合能、质量亏损
I
裂变反应和聚变反应、裂变反应堆
I
放射性的防护
I
单位制和实验
单位制
知道中学物理中涉及到的国际单位制的单位和其它常用单位。其它常用单位包括小时、分、升、电子伏特(eV)。
I
知道国际单位制中规定的单位符号
实验与探究实验
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1.要求会正确使用的仪器主要有:刻度尺、游标卡尺、天平、秒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弹簧秤、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
2.要求认识误差问题在实验中的重要性,了解误差的概念,知道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知道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的偶然误差:能在某些实验中分析误差的主要来源;不要求计算误差。
3.要求知道有效数字的概念,会用有效数字表达直接测量的结果,间接测量的有效数字运算不作要求。
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实验三:探究求合力的方法
实验四: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实验五:探究动能定理
实验六: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实验七: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实验八: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
实验九: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实验十: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实验十一:传感器的简单使用
实验十二: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
实验十三: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实验十四: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同时练习使用测量头)
实验十五: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
 
化 学
  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课程标准实验版)》(以下简称《大纲》),结合《浙江省2009年新课程高考方案》和《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以及浙江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的实际情况,制定《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理科·课程标准实验版)(供浙江省使用)》(以下简称《说明》)的化学科部分。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化学科考试,为了有利于选拔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的考生,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在测试学生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化学科命题注重测量自主学习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以促进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一)对化学学习能力的要求
  1.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
  (1)能够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融会贯通,有正确复述、再现、辨论的能力。
  (2)能够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的观察,以及对自然界、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进行初步加工、吸收、有序存储的能力。
  (3)能够从试题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性内容,并经与已有知识块整合,重组为新知识块的能力。
  2.分析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
  (1)能够将实际问题分解,通过运用相关知识,采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
  (2)能够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成果,用正确的化学术语及文字、图表、模型、图形等表达,并做出解释的能力。
  3.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
  (1)了解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在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初步了解化学变化规律,并对化学现象提出科学合理的解释。
  (二)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为了便于考查,将高考化学命题对各部分知识内容要求的程度,由低到高分为了解、理解(掌握)、综合应用三个层次,高层次的要求包含低层次的要求。其含义分别为:
  了解:对所学化学知识有初步认识,能够正确复述、再现、辨认或直接使用。
  理解(掌握):领会所学化学知识的含义及其适用条件,能够正确判断、解释和说明有关化学现象和问题,即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
  综合应用:在理解所学各部分化学知识的本质区别与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必要的分析、类推或计算,解释、论证一些具体化学问题。
二、考试范围和内容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科学素养的要求,按照既保证与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的要求基本一致,又有利于浙江省实施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原则,参照《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方案》,将高考化学科考试范围分为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
 
考试内容
必考内容涵盖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化学学科“必修+选修IA”,即必修模块“化学1”、“化学2”和选修模块“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反应原理”、“实验化学”的内容。必考部分的内容包括: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有机化学基础和化学实验五个方面。
一、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
 (一)了解化学的主要特点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了解化学可以识别、改变和创造分子。
 (二)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和推理为基础的科学探究方法。认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
 (三)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基本原理以及能量变化等规律。
 (四)了解定量研究的方法是化学发展为一门科学的重要标志。理解摩尔(mol)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可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
 (五)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如化学与生活、材料、能源、环境、生命过程、信息技术的关系等)。了解在化工生产中遵循“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性。
二、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含义。了解原子团的定义。
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二)化学用语及常用计量
  1.熟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
  2.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
3.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
4.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5.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6.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7.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8.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三)溶液
1.了解溶液的含义。
2.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
3.了解溶液的组成。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4.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四)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1.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
2.了解原子构成。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4.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
5.以第3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6.以IA和Ⅶ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7.了解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
8.了解化学键的定义。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
  
 
(五)化学反应与能量
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2.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3.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
4.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了解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5.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6.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
7.理解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金属腐蚀的危害,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
(六)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2.了解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大作用。
3.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4.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的计算。
5.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
6.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七)电解质溶液
1.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2.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3.了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4.了解水的电离,离子积常数。
5.了解溶液pH的定义。了解测定溶液pH的方法,能进行pH的简单计算。
6.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盐类水解的应用。
7.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8.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八)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三、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一) 常见金属元素(如Na、Al、Fe、Cu等)
1.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
2.了解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3.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
(二)常见非金属元素(如H、C、N、O、Si、S、Cl等)
1.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2.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三)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四、有机化学基础
(一)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与结构
1.能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元素含量、相对分子质量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
2.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以及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了解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能正确表示它们的结构。
3.了解确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化学方法和某些物理方法。
4.了解有机化合物存在异构现象,能判断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不包括手性异构体)。
5.能用有机物系统命名法命名烷烃。
6.能列举事实说明有机分子中基团之间存在相互影响。
(二)烃及其衍生物的性质与应用
1.以烷、烯、炔和芳香烃的代表物为例,比较它们在组成、结构、性质上的差异。
2.了解天然气、石油液化气和汽油的主要成分及其应用。
3.举例说明烃类物质在有机合成和有机化工中的重要作用。
4.了解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以及它们的相互联系。了解它们的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5.了解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
6.结合实际了解某些有机化合物对环境和健康可能产生影响,关注有机化合物的安全使用问题。
(三)糖类、油脂、氨基酸和蛋白质
1.了解糖类的组成和性质特点,能举例说明糠类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质能源开发上的应用。
2.了解油脂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3.了解氨基酸的组成、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氨基酸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了解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5.了解化学科学在生命科学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四)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1.了解合成高分子的组成与结构特点,能依据简单合成高分子的结构分析其链节和单体。
2.了解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特点。
3.了解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反应。
4.了解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在发展经济、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贡献。
5.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五、化学实验
(一)了解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了解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
(二)了解化学实验的绿色化和安全性要求,树立绿色化学思想,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三)掌握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初步掌握测定溶液pH的方法。
(四)了解中学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初步掌握天平、酸碱滴定管等仪器的使用方法。初步了解中和滴定的原理和方法。
(五)能应用过滤、蒸发、萃取、蒸馏等方法分离和提纯常见的物质。了解层析是一种分离和提纯物质的方法。
(六)能对常见的物质进行检验和分析。初步了解常见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的检测方法,并初步掌握其操作技能。
(七)了解对物质进行定性研究和定量分析的基本方法。
(八)认识反应条件控制在化学实验研究中的意义,初步掌握控制反应条件的方法。
(九)了解常见气体和一些简单化合物的制备原理和方法。
(十)能发现生产、生活和化学实验研究中有意义的化学问题。
(十一)能绘制和识别简单的实验仪器装置图。能根据具体情况设计解决化学问题的实验方案,并能对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分析、比较、优化和改进。
(十二)能通过化学实验收集有关数据和事实,并科学地进行分析和处理。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和2007年《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将课程标准的必修及选修内容,确定为高考生物科的考试内容。
  生物学科命题要体现生物课程属于科学课程的性质;要重视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在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科学探究的方法、获取新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对考生的表现进行测量;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考试目标与要求
(一)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 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进行设计并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正。
(三)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四)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
考试范围分为必考和选考(自选模块)两部分,必考为必修模块1、2、3和选修模块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的内容;自选模块为选修模块1《生物技术实践》和选修模块2《生物科学和社会》的内容。
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数字I和标出,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I和的含义如下:
  I. 知道所列知识点的含义,并能够在试题所给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
Ⅱ.理解所列知识与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景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
生物知识内容表
必考内容及要求
知识内容
   
必修1《分子与细胞》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l-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4)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必修2《遗传与进化》
2-1 遗传的细胞基础
(1)细胞的减数分裂
(2)配子的形成过程
(3)受精过程
2-2 遗传的分子基础
(1)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2)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3)基因的概念
(4)DNA分子的复制
(5)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2-3 遗传的基本规律
(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2)基因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
(3)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4)伴性遗传
2-4 生物的变异
(1)基因重组及其意义
(2)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
(3)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
(4)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
(5)转基因食品的安全
2-5 人类遗传病
(1)人类遗传病的类型
(2)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3)人类基因组计划及意义
2-6 生物的进化
(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2)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必修3《稳态与环境》
3-1 植物的激素调节
(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 
(2)其他植物激素
(3)植物激素的应用
3-2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1)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
(2)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3)人脑的高级功能
(4)动物激素的调节
3-3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稳态的生理意义
(2)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
(4)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5)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3-4 种群和群落
(1)种群的特征
(2)种群的数量变化
(3)群落的结构特征
(4)群落的演替
3-5 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结构
(2)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
(3)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6 生态环境的保护
(])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2)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3)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4-l 基因工程
(1)基因工程的诞生
(2)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3)基因工程的应用
4-2 隆技术
(1)植物的组织培养
(2)动物的细胞培养与体细胞克隆
4-3 胚胎工程
(1)动物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与胚胎工程的理论基础
(2)胚胎干细胞的移植
(3)胚胎工程的应用
4-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1)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2)生物武器对人类的威胁
(3)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问题
4-5生态工程
(1)生态工程的原理
(2)生态工程的实例
实验
5-1 分子与细胞
(1)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2)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3)观察叶绿体
(4)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
(5)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6)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7)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8)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9)比较过氧化氢酶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掌握程度参考本考试说明中的:
—、考核目标与要求
2.实验与探究能力
5-2 遗传与进化
(1)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2)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3)性状分离比的模拟
掌握程度参考本考试大纲中的:
—、考核目标与要求
2.实验与探究能力
5-3 稳态与环境
(1)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2)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
(3)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4)探究水族箱(或鱼缸)中群落的演替
(5)探究: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群密度
掌握程度参考本考试大纲中的:
—、考核目标与要求
2.实验与探究能力
 
 
三、题型示例
(略)


上一篇   下一篇
校长信箱  |  校讯通  |  学籍管理  |  校本资源库  |  在线报修
版权所有?温州市沙城高级中学  网警浙ICP备16033677号-1岗亭
地址:温州市沙城镇横塘路63号(四甲)地理位置(点击查看地图) 欢迎光临!您是第 7506480 位访客! 技术支持:提亚网络科技